動輒幾十億投資的EOD項目最終都落入地方國資的“口袋”?
北極星環保網獲悉,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2023年EOD項目實施主體中標候選人公示。
本項目包括甘泉堡園區脫鹽廠項目、生態蓄水系統項目、生態廊道沿線文旅及商服開發項目、園區重點產業規劃項目等。(1)甘泉堡園區脫鹽廠項目:新建脫鹽廠項目、新建園區排污管線水質檢測站、新建再生水泵站、調蓄池和再生水供水管道。2)生態蓄水系統項目:新建甘泉堡園區生態蓄水系統湖泊渠系景觀等項目。(3)生態廊道沿線文旅及商服開發項目:新建及改建生態廊道,包括水系溝渠、濕地系統和岸帶植被系統;新建水系沿線文旅及商服項目。(4)園區重點產業規劃項目:針對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符合甘泉堡產業規劃的產業開發項目。
中標候選人公示如下:
據了解,上面三位中標候選人均為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財政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子公司。
三家兄弟公司參與投標的現象也并非首次出現,山東濟寧市洸府河東岸采煤塌陷區生態修復EOD模式試點項目實施主體采購中標結果公示中,由濟寧高新城建投資有限公司中標,其他參與投標的兩家公司分別是濟寧高新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濟寧創新谷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據公開信息得知,這三家公司的實控人為濟寧高新區國有資本管理辦公室。
北極星環保網也整理了近期開標的EOD項目中標情況,如下:
從中標結果來看,全部為地方國資或者央企控股企業中標,其原因也不難猜到,EOD項目動輒幾十億的投資,項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中標企業或聯合體牽頭企業作為地方國資或者央企控股企業,對于資金供給能力方面,更具優勢。正如《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中提到的,采用合法合規方式選擇具備較強產業投資運營能力的項目實施主體,由一個主體一體化實施,確保產業開發項目持續運營。
EOD模式,即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統籌推進,一體化實施,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
EOD模式中的生態環境項目主要以解決區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導向,具有公益性較強、收益性差等特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產業開發項目之間要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以產業開發項目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投入。像文章開頭提到的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2023年EOD項目中的生態廊道沿線文旅及商服開發項目、園區重點產業規劃項目要反哺甘泉堡園區脫鹽廠項目、生態蓄水系統項目的投入。
EOD模式近兩年在我國逐漸“流行”。其實早在2016年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探索環境治理項目與經營開發項目組合開發模式。
2021年4月,《關于同意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確定36個項目開展EOD模式試點;2022年4月,又確定58個項目開展EOD模式試點。據北極星環保網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近30個EOD項目進行招投標工作。
其實,EOD項目不管落入誰的”口袋“,都要通過一體化方式實施,確保EOD項目實施主體獲得合理收益,實現產業開發項目對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的反哺;促使實施主體合理安排項目實施計劃,實現短期投入與長期運營有機統籌,確保達成項目目標。
聲明:本文轉自北極星環保網,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文中的內容、圖片、音頻、視頻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識產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